为深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无人机实训室建设,切实发挥其在司法类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中的支撑作用。9月9日,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召开无人机实训室项目推进会。学校校长刘文朴,副校长于光及司法技术学院相关教师,北京工信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王少飞、邱奎,北京中科浩电科技有限公司陈强等企业代表参会。会议由司法技术学院院长李永芝主持。

会上,项目负责人杨基慧汇报项目落地、课程衔接进度,提出当前需重点探讨培训内容设计、专业特色结合等方向的问题。企业代表结合实战案例分享经验,北京工信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聚焦司法场景适配,介绍司法行政系统“理论+模拟+实战”培训模式思路;北京中科浩电科技有限公司从需求端建议,对外培训可关注监狱系统定制化方向,同时就民用无人机培训资质申报、资金筹措等内容交流想法。
核心研讨环节,校企双方围绕两类方向展开交流。对内方向上,初步探讨将无人机课程与司法信息技术、安全防范技术、建筑消防技术等核心专业融合的可能性,提及可先面向学生开展CAAC证书基础培训相关思路,以期通过“专业+技能”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对外方向上,交流“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共建培训合作构想,同时就警用资质高门槛达成共识,初步倾向优先研究民用培训推进路径。
刘文朴强调,实训室建设要紧扣“司法特色”,区别于高校通用培训,立足现有基础循序渐进、由小到大,重点通过实训提升学生技能与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需兼顾短期路径细化与长期谋划,期待企业注入技术资源,共促实训室升级,为司法类人才培养筑牢支撑。
下一步,司法技术学院将梳理研讨成果形成初步方案,优先推进场地优化、基础设备配置等事项,同步细化课程融合、民用培训资质申报等路径,推动实训室逐步落地见效,为学校实训品牌建设与区域司法行政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来源:司法技术学院
撰稿:杨立婷
初审:李永芝
复审:姜佳妤
终审:周晓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