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 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质量报告 > 正文

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20年01月01日 13:14  点击:[]

















































全面反映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建立就业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根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 号)以及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要求,现编制发布《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2019届毕业生基本情况、工作特点和举措、毕业生就业相关分析、发展趋势分析、就业工作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就业工作努力和发展方向6个部分。毕业生就业相关分析涵盖了毕业去向、就业率、就业流向分布、就业满意度、专业对口度等多方面。该报告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及其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反馈,可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学校概况..........................................................................1

第一部分 毕业生基本情况............................................................3

一、毕业生规模及结构...............................................................3

(一)毕业生总体规模.................................................................3

 (二)毕业生结构分布................................................................3

二、毕业生就业率及毕业去向..........................................................7

(一)毕业生就业率...................................................................8

 (二)毕业生去向....................................................................9

第二部分 工作特点和举措............................................................10

一、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和制度体系建设.........................................10

(一)加强就业工作机制体制建设.......................................................10

(二)建立“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模式.........................................10

二、积极探索,全面开展就业服务工作..................................................11

(一)不断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建设.......................................................11

    (二)加强“依托行业”的紧密度,积极落实外省便捷入警机制...........................11

(三)围绕就业问题完善人才培养模式...................................................11

(四)加强就业市场的开拓............................................................12

(五)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鼓励学生专升本.............................................12

(六)加强就业团队建设.............................................................12

三、双困生重点帮扶工作,措施得力...................................................12

四、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做好就业指导工作..........................................13

五、强化创新创业教育..............................................................13

第三部分 毕业生就业相关分析.....................................................14

一、毕业生薪酬水平...........................................................14

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14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评价.................................................15

四、专业相关度.................................................................17

五、毕业生就业流向分布..........................................................17

 (一)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17

(二)毕业生行业结构分布.............................................................18

(三)毕业生职业类型分布.............................................................19

第四部分 发展趋势分析..............................................................19

一、毕业生就业趋势及需求分析..................................................19

(一)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19

 (二)需求分析..................................................................20

二、职业变化趋势...............................................................20

三、行业变化趋势及用人单位变化趋势.............................................21

四、就业地区变化趋势..........................................................21

第五部分 就业工作对教育教学的反馈...................................................21

一、就业对招生工作的反馈...........................................................21

二、就业对专业的反馈...............................................................21

三、就业对课程设置的反馈...........................................................21

四、用人单位对学院办学的反馈.......................................................21

五、毕业生对教学改革的反馈.........................................................21

第六部分 就业工作努力和发展方向....................................................23

一、加强便捷入警机制政策的落实................................................23

二、加强就业平台建设..............................................................23

三、加强就业专业队伍建设..........................................................23

四、加强专业培养和就业规划的深度融合...............................................23

五、加强就业市场的巩固与拓展......................................................24


学校概况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部颁代码12901)是省政府批准、教育部核准备案的普通警察类高职院校,具有四十年办学历史,是应用型、实战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基地,是司法警官的摇篮。学院至今已培养了三万多名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级政法机关及社会法律服务部门,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行业中坚和骨干力量。

学院坐落在长春合隆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校园一期建筑面积7.84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176名,教练型、双师型教师57名,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64%,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70名。此外,还聘请法院、检察院、、监狱、律师、公证等司法部门的专家为学院兼职教授。

学院现有监狱警察系、应用法律系、司法技术系三个系。其中监狱警察系开设刑事执行、司法警务、刑事侦查技术、行政执行、社区矫正5个专业。应用法律系开设法律事务、司法助理、法律文秘3个专业。司法技术系开设戒毒矫治技术、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安全防范技术、司法信息技术、司法信息安全、司法鉴定技术6个专业。现有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司法部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5门,省级优秀课程13门。学院自2009年以来先后承担省级科研规划课题4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横向课题5项。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42项,其中重点课题9项。学院共获省级政府奖项1项,省级教学奖

34项,科研成果奖8项。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为目标,坚持“依托行业、面向政法、服务社会”,坚持警学结合、办学和司法实践深度融合,坚持开发完善普通高职、联办本科、短期培训、应用理论研究,形成了具有法律行业特色的高职教育教学体制机制。




















                                           学院 2019 届毕业生规模结构


(一)毕业生结构分布

1.专业结构分布

2019届毕业生整体的院系分布来看,学院共设3个教学系14个专业。院系中,监狱警察系的毕业生人数最多,为56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8.74%;司法技术系有30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6.58%;应用法律系有28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4.68%

















学院2019届各专业分布





第一部分 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及结构

(一)毕业生总体规模

学院2019届毕业生共1151人,其中男生共82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2%,女生共32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8%。






















                                学院 2019 届毕业生规模结构


(一)毕业生结构分布

1.专业结构分布

2019届毕业生整体的院系分布来看,学院共设3个教学系14个专业。院系中,监狱警察系的毕业生人数最多,为56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8.74%;司法技术系有30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6.58%;应用法律系有28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4.68%






















                                     学院2019届各专业分布


















































                                 学院2019届各专业分布


2.生源省份分布

2019 届毕业生生源涵盖 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源地占比最大为吉林省,人数为 989人,占比 85.92%;外省毕业生有 162人,占比 14.08%。

生源地

人数

比例

生源地

人数

比例

吉林

989

85.92%

湖南

5

0.43%

北京

3

0.26%

新疆

6

0.52%

安徽

3

0.26%

辽宁

5

0.43%

甘肃

20

1.73%

内蒙古

22

1.91%

广西

1

0.08%

山东

13

1.12%

贵州

15

1.3%

山西

10

0.86%

海南

9

0.78%

四川

2

0.17%

河北

1

0.08%

云南

2

0.17%

河南

5

0.43%

浙江

16

0.14%

黑龙江

24

2%




总计

1151

100%






生源省份分布


3.民族结构分布

2019 届毕业生分布在 13 个民族,其中汉族的毕业生人数最多,为 1047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 91.96%;少数民族毕业生为 10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9.04%其中以满族为主,占比 4.6%(53 人)

民族

人数

比例

民族

人数

比例

汉族

1047

91.03%

侗族

1

0.08%

苗族

2

0.17%

满族

53

4.6%

土家族

7

0.6%

哈尼

1

0.08%

朝鲜

8

0.69%

2

0.17%

蒙古族

24

2.08%

藏族

1

0.08%

回族

2

0.17%




壮族

1

0.08%




彝族

2

0.17%




总计

1151

100.00%




                                 2019届毕业生民族分布


二、毕业生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2019年学院大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全力以赴促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2019年8月31日,初次就业人数为823人,初次就业率为71.5%,截止到20181215,新增就业人数108人,可统计总就业人数为931人,总体就业率80.88%。(8月份以后就业数据来源及统计方式:由招生就业处和学员1大队各中队长通过电话回访、微信群、QQ记录等方式和毕业生本人联系获得)

(一)毕业生就业率

1.总体就业率

2019 届毕业生就业人数为 823人,就业率为 71.5%



毕业人数  1151


 就业人数  823 


系别

专业

就业人数

待就业人数

就业率

监狱警察系

刑事执行

90

31

74.38%

行政执行

69

25

73.4%

刑事侦查技术

119

33

78.28%

司法警务

87

21

80.55%

社区矫正

70

13

84.33%

小计

435

123

77.95%

应用法律系

法律事务

81

54

59.70%

法律文秘

27

8

52.94%

司法助理

79

7

85.88%

小计

240

103

69.97%

司法技术系

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

27

19

57.77%

戒毒矫治技术

26

15

62.5%

司法信息技术

28

12

69.23%

司法信息安全

14

10

56.52%

司法鉴定技术

55

26

67.5%

安全防范技术

51

30

73.7%

小计

148

78

65.48%


                                   各专业就业率


(二)毕业生去向

2019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7种形式: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自主创业、应征义务兵、升学、国家基层项目其中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的占比最多,达 75.09%(618人);其次是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有 56人,占比为 6.8%;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有 44人,占比为 5.34%。

毕业去向

人数

比例

毕业去向

人数

比例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618

75.09%

基层项目

3

0.38%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56

6.8%

自主创业

2

0.25%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44

5.34%




应征义务兵

  17

2.06%




升学

83

10.08%




合计

823

100%




                              2019届毕业生毕业去向情况分布


第二部分 工作特点和举措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坚持“依托行业、面向政法、服务社会” 的办学宗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教育厅有关政策,坚决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

一、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和制度体系建设

(一)加强就业工作机制体制建设

学院党委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视为学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完善领导体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为认真落实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任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推动和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学院严格执行《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关于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执行两级核查制度和数据定期报送制度,使学院的就业创业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就业创业工作得以有效实施

(二)建立“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模式

学院确立了“学院领导主抓,就业部门统筹,学生处、学员大队以及各教学系(部)协管,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模式,保证了2019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2019年学院多次组织召开各层级的就业创业部署会、就业推进会、就业监测会,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充分调动专业团队教师和中队长的积极性,形成全员抓就业的格局。学院领导与毕业班的中队长签订就业工作责任书明确任务与责任,通过精准帮扶,促进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二、积极探索,全面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一)不断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建设

学院在校园网及时更新相关就业创业资讯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法规,通过就业云平台将各类就业信息、招聘会和宣讲会信息精准地推送到每一位毕业生手中。通过微信平台解读或转载相关就业政策精神,使毕业生都知晓、理解政策,能够切实用好政策。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参军入伍”、引导更多的学生到中小企业、民办企业、到基层去工作。本年度,学院就业云平台和校园网就业板块共发布就业相关信息96条,其中行业内就业信息46条,提供就业岗位16841个,在线求职报名人数300余人。同时,在就业平台上开辟专栏,针对毕业生求职中的常见问题予以解答,给学生发送解决求职难题的推文3篇。

(二)加强“依托行业”的紧密度,积极落实外省便捷入警机制

学院积极协调吉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与吉林省司法厅,并与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长春市安保集团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今年又与南京市公安局和北京市东城公安分局安保公司初步达成了开展定点实习和就业的全面合作意向。主动与各省的司法行政部门协商沟通,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警察类专业毕业生培养和入警工作,为学院相关专业学生考录人民警察岗位创造有利条件。      

(三)围绕就业问题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进一步深化“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安排学生进入省内各监狱、戒毒所、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中心、律师事务所和司法鉴定所等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实训。通过实习实训,学生们不仅丰富了自身的专业知识,还增强了就业意识、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求职技能,并努力把学生的实习单位延伸为就业单位,真正实现实习带动就业的目标。

(四)加强就业市场的开拓

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开拓学生的就业视野,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学院多次到行业内单位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市场调研,并在吉林省司法厅的支持下和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举办了春季就业洽谈会,吸引用人单位90余家,包含多家政法行业系统内单位,如司法鉴定中心、法院、律师事务所等,还有部分央企、国企以及其他优秀企事业单位,提供就业岗位近3000多个。

(五)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鼓励学生“专升本”

学院扎实做好毕业生“西部计划”工作和“专升本”工作,2019年我院有47名应届毕业生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学院还通过与本科院校合作对接和强化辅导等途径,提高专升本学生数量,2019年专升本人数为83人,占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7.21%。

(六)加强就业团队建设

今年的就业工作,学院充分调动了各系专业团队教师的力量,参与到学生就业的帮扶工作中来,打造了“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学生管理—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团队教师”的多维就业帮扶团队。从不同角度切入,大家各有分工,分别从心理疏导、就业技巧、信息传达、政策解读等多角度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实际问题,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三、双困生重点帮扶工作,措施得力

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一直是学院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困难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服务力度,学院出台了《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开展领导干部双困生就业“一帮一”活动。在加强就业指导的同时,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提供经济援助,力促困难毕业生充分就业,帮助他们实现满意就业。招生就业处还专门召开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座谈会,为困难毕业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解读和各种就业信息,联系相关就业创业部门,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求职技巧辅导和岗位技能培训,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关注就业信息、掌握就业政策、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2019年提供双困生培训68人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切实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2019年学院对3个学员大队学生就业情况分别进行建档立册,各中队长作为学生工作最直接的管理者,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就业教育贯穿整个高职教育的始终,潜移默化更新学生陈旧、固化的择业就业观念。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把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精心组织,有序推进。

五、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业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019年在第五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院赵冰同学的创业项目《觅安心理放松馆》荣获银奖,我院孙士博、唐博群、王东来等同学负责的《绿腾科技资源重生有限责任公司》、《旅家app》、《缓解压力屋》等九个项目荣获铜奖。在第三届吉林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中,我院的五个创业项目均进入决赛。

第三部分  毕业生就业相关分析


一、毕业生薪酬水平

根据对毕业生就业后薪酬水平状况进行的调查分析,2019届毕业

生整体的平均薪酬为3000元。其中工资在2000元-3000元之间人数占67%,工资在3000元—4000元之间人数占24%,工资在4000元-5000元之间人数占6%,工资在5000以上人数占3%。

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通过电话、微信、QQ等通讯手段与部分毕业生取得联系,对就业满意度进行调查了解。据调查结果显示,2019届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度较高,回答“满意”及以上的占85%。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评价

1.毕业生能力总体评价

2018 届毕业生重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总体满意度为 92%,其中“非常满意”的占比 32%,“满意”的占比为 48%。

素养与能力

非常满意

满意

比较满意

不太满意

综合得分

价值观与行为礼仪

40%

36%

24%

0%

4.16

人生态度及身体素质

40%

40%

20%

0%

4.20

专业知识及人生视野

20%

40%

40%

0%

3.80

专业技能及实操能力

32%

32%

32%

4%

3.92

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

24%

44%

24%

8%

3.84

自主学习能力力

24%

36%

36%

4%

3.80

抗压力和适应力

52%

12%

24%

12%

4.04

敬业等职业素质水平

56%

20%

16%

8%

4.24

人际沟通及交往能力

28%

52%

20%

0%

4.08

项目策划与执行能力

28%

36%

20%

16%

3.76

         2019毕业重点人单对毕生素力的满度评


四、专业相关度

法律职业对口就业情况

2019届毕业生在公、检、法、司等行政机关法律相关岗位就业人数为165人,总就业人数中占比20.04%。


五、毕业生就业流向分布

毕业生就业流向分布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就业地区分布;二是行业结构分布;三是单位性质分布;四是职业类型分布。本部分的描述和分析只针对已落实就业单位(不含升学、出国、待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为 1151 人。

 (一)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1000 8

     800

     600

     400

     200

                    

                          

                                    吉林                  省外

(二)毕业生行业结构分布

2019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中,排名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比为 30.13%;批发和零售业,占比为 12.45%;教育,占比为 8.86%;就业人数前十的行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87.62%

单位行业

总计

人数

比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48

30.13%

批发和零售业

105

12.45%

教育

73

8.86%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66

8.01%

住宿和餐饮业

56

6.81%

建筑业

47

5.71%

卫生和社会工作

44

5.3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1

3.76%

制造业

28

3.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3

3.1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1

2.55%

军队

17

2.0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6

1.94%

房地产业

13

1.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

11

1.33%

金融业

9

1.09%

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8

0.9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6

0.72%

采矿业

1

0.12%

总计

823

100.00%


(三)毕业生职业类型分布

2019 届毕业生就业职业类型前 3 名是: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7.14%)、商业和服务业人员(33.17%)和教学人员(12.88%)。

职业类别

人数

比例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388

   47.14%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273

  33.17%

教学人员

106

  12.88%

军人

17

 2.07%

金融业务人员

16

 1.95%

其他人员

23

 2.79%

总计

823

 100%


毕业生就业类型分布



第四部分 发展趋势分析

一、 毕业生就业趋势及需求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近几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我院毕业生就业率虽逐年稳步提升,但由于受专业性质所限制,以其他形式就业方式较多,行业内高质量就业率不高。受便捷入警政策影响,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院非警类专业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就业形势相对严峻。

(二)需求分析

从我院就业云平台发布的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就业岗位需求有以下特点:

1.司法行业内机构以公务员招录和招聘辅警、聘任制文员和消防应急人员为主从省内和省外行业内用人需求来看,一方面是通过公务员招录方式,包括国家公务员招录铁路公安、各省公务员招录监狱人民警察、强制戒毒所人民警察等为主;另一方面通过招聘的方式,招聘辅警、法院检察院文员和消防应急人员这些岗位需求量加大。

2.行业外企业招聘以服务类、销售类岗位需求占多数。行业外企业的用人需求主要以服务类和销售类岗位为主,特别是安全保障服务类、新媒体咨询服务类和销售岗位占招聘岗位的90%。

二、职业变化趋势

   我院学生一直以来将考取公务员作为职业优选,但随着便捷入警政策的即将落地实施、公务员招录政策等因素影响,公务员招录人数有限,条件设置严格,考录难度大。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于安全保障类人才和社会服务类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高素质安保人员司法辅助人员、企业的基层法律服务和风险控制人员等职业需求较高。因此,我院学生应将未来职业目标进行调整,建立多元化的择业观,了解职业变化趋势,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

三、行业变化及用人单位变化趋势

   当前行业内需求以省内外各级公安机关辅警、各级法院检察院文员、消防应急人员为主,并且需求量较大。行业包括: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消防机关等;用人行业外就业以公司、企业高端安保人员、销售类、服务类需求为主。包括航空公司、安保集团、房地产类企业、销售公司和新媒体公司。

   目前,行业内用人单位以政府机关、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强制戒毒所为主,行业外用人单位以安保公司、航空公司、销售类的公司、房地产中介、信息技术公司等。

四、就业地区变化趋势

我院学生就业以省内就业为主,今年又与北京市东城公安局安保公司、南京市公安局建立实习就业基地,陆续扩大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就业地区以我院实习就业基地和招生地区为中心不断向外辐射。


第五部分 就业工作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毕业生就业情况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直接体现,为了更好地推进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更好地掌握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我院积极开展就业情况反馈工作,为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就业对招生工作的反馈

便捷入警机制的相关文件出台后,学院及时调整了在单独招生中的涉警类专业、法律服务类专业的招生计划数,普通专业的招生规模也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行动态调整。

二、就业对专业的反馈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学院着力加强专业建设,推进专业改革升级和转型。2020年,学院拟开设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吸引力,也为学院建设一批发展稳定、就业前景广阔的“长线专业”做好储备。

三、就业对课程设置的反馈

学院调整了课程设置,把公务员考试相关辅导课程做为选修课,更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专门辅导,有助于全面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用人单位对学院办学的反馈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普遍反映学院涉警专业毕业生政治思想过硬,警务素质高,适应性强,进入角色快。学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实施“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警务化管理模式,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训练。

五、毕业生对教学改革的反馈

学院继续深入推进教学质量的督导,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积极构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课程、实验、训练等教学体系。

毕业生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面“镜子”,更是检验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试剂”,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质量对招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反馈,形成了就业促教学、就业促招生的良性互动格局。




第六部分 就业工作努力和发展方向

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关于就业工作的新政策、新要求,了解市场用人需求,科学分析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把握新趋势,探索就业工作新思路,建立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一、 推进便捷入警机制政策的落实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便捷入警机制的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司法行政警察专业毕业生培养和入警工作。结合自身优势,紧贴行业特点和需求,大力加强以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为主的重点专业建设,将学院打造成司法行政系统人才培养、干警培训的重要阵地。

二、 加强就业平台建设

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为毕业生和社会提供一流的就业服务,打造一流的就业信息平台。将现代科技的便捷手段运用到就业服务工作中,为毕业生搭建优质的就业平台。使毕业生更加及时的获取就业信息,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保障学生的就业安全,不断开阔毕业生的就业视野。

三、 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

构建相对完善的创业工作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培训,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对具有创业潜质并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予以扶持,把我院创业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

四、 加强专业培养和就业规划的深度融合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从道德修养、文明礼仪、身心素质、科研创新、团队合作、职业素养、敬业精神等多方面着手,发挥学院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育人作用,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目标。全面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法律职业人才。

继续开展走访和调研,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现有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建设一批发展稳定、就业前景广阔的“长线专业”。

五、 加强就业市场的巩固与拓展

大力拓展非警专业的就业市场。积极探索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相挂钩的模式。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继续探索新的就业渠道,拓展就业市场,找到校企合作的连接方式,提高我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数量,提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20191227






























上一条: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下一条: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关闭